30歲的生活重點是什麼?更精確來說,30歲的生活重點,通常被認為是什麼?
肯定--由我一位所謂「奔三女子」口中說出--不外戀愛與婚姻,即便父母不問不插手,親朋好友、街坊鄰里免不了打聽幾句。
如果已經打定結婚/不結婚,對未來日子也有比較明確的想法,倒不算什麼問題。真正令人心煩意亂的是:結不結婚;怎麼戀愛;如何結婚;與誰結婚。
這種人生大事(即使不一定一輩子)好似妥協,又似賭注,選了某個對象,這個人的一切行為和評價,也成了自己身上的標章。
這便是日本「直木賞」得主辻村深月老師,犀利直指21世紀的我們,面對婚戀議題時的主要盲點,為什麼我們數次找尋伴侶、費心經營感情,而後又總是跌跤,持續在茫茫人海載浮載沉。
故事主角西澤架即將邁入不或之年,歷經了痛苦的婚活,終於遇見坂庭真實,兩人決定結婚,一件看似苦盡甘來、大功告成。這本小說打著「懸疑戀愛小說」,懸疑便在此時發生--婚前的冬日,真實慌慌張張地消失了。於是,架展開尋人之旅,而我們為何戀愛、為何結婚的原因、必要與決策流程,也一一於此抽絲剝繭。
作者辻村老師,將我們處理婚戀議題的因素大致解構為傲慢、善良,還有他人的影響,包含家人、朋友的彷彿善意的指導棋,以及沒有主見,隨波逐流的自己。
其中我覺得最精采也最血淋淋的分析,莫過於架到真實的故鄉,拜訪經營婚姻介紹所的老太太小野里,兩人針對現代人尋找婚戀對象時的心境,以及隱匿於後的權力遊戲的對談,簡直像利劍。
「或許因為現在是個充斥資訊情報的社會,人人都想先談戀愛再結婚,這種傾向比較強烈。對方不是自己想找的人,不是對的人--只要無法談像電視劇或從別人那裡聽來的戀愛,就算自己再怎麼卻乏戀愛經驗,也會認定眼前的對象『不是對的人』。偏偏這種人被指出理想過高時又很愛否認。他們會說,我的理想怎麼會高,只是這次的對象不適合而已,我絕對沒有奢望太多,我有自知之明,才不敢開太高的條件呢。嘴上說得非常謙虛,其實是在賭氣。」
「『戀愛』到底是什麼?透過主角架與真實,我找到了答案。希望台灣的讀者們,也來書中一窺究竟。」
儘管前文都將「婚戀」綁在一塊,事實上婚姻應是理性的抉擇,而理性又順應感性的戀愛而生,理性與感性兩種感覺經常混淆,說到底兩者是本質不相同的兩碼子事。21世紀的我們,應如何看待這些大事,想要什麼樣的人生?將以上期待與壓力投射給對方之前,切記回歸本心,讓自己好好地回答這些問題。
確定自己渴望的幸福,幸福才找得到你所在的路。
本文為 采實文化 邀稿
《傲慢與善良》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855417
--
在選擇婚戀對象的路上,你遇過什麼狀況?歡迎與我分享!